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編制主要內容
1 生態工業園區概況和現狀分析
1.1 概況
主要包括園區發展概況、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條件、主要資源條件等內容。
1.2 社會現狀
描述園區人口狀況,科、教、文、衛狀況,基礎設施狀況 (能源供應、給排水等)、道路交通狀 況以及周圍區域內相關的產業結構、專用設施、基礎設施、共享設施的建設等情況。
1.3 經濟現狀
描述園區經濟、工業發展水平。從經濟發展、物質減量與循環、污染控制等方面評價性描述園區 主導行業、重點企業及其發展狀況。
1.4 環境現狀
(1)水環境現狀 描述園區水環境質量現狀、污水排放和處理現狀和污水基礎處理設施現狀,分析園區水環境發展 趨勢,評價園區水環境質量和容量。
(2)大氣環境現狀 描述園區大氣環境質量現狀和大氣污染物排放和處理現狀,分析園區產業結構和能源供給變化, 評估園區大氣環境質量變化趨勢。
(3)固體廢物現狀 描述園區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的主要類型、產生量、收集、貯運、處理處置和綜合利用情 況。
(4)生態環境現狀 描述園區綠化面積、園區綠化率、生物多樣性情況、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園區生態景觀、宜居 程度等園區生態環境現狀。
2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必要性分析
2.1 園區環境影響回顧性分析
收集園區過去5~10年的社會、經濟、環境資料,應通過資料分析回顧園區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發展歷史,評估園區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關系,評估園區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和 未來發展趨勢。對建設10年以上的園區,要進行過去5~10年的分析。建設不足5年的園區,按實際建設年限進行回顧性分析,主要包括:園區污染源數量和分布的變化,主要污染物特征和產排污量的變化,重點污染源排放達標情況分析,潛在的環境風險和應急方案,主要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水平及其國內外的比較,園區建址的環境敏感性分析,區域環境質量的變化,區域環境容量和環境承載力的變化,環境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環保投入,環境管理等內容。
2.2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必要性和意義
結合資料收集和調研分析的結果,重點識別園區面對的制約因素,應從環境質量改善、資源約束改善、產業結構合理調整等方面分析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對園區的影響和意義。
2.3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有利條件
分析根據園區自身特點,應從資源、產業基礎、基礎設施、人才、政策、區位、交通、生態工業雛形等方面分析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有利條件。
2.4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制約因素分析
根據資料收集和調研分析,應從環境承載力、資源承載力、產業結構、環境管理機制等方面分析園區發展的制約因素,找出制約園區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
3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總體設計
3.1 指導思想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應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目標,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以節能減排工作為重點,結合園區的特點,通過對園區的生態化改造和建設,實現區域的可持續 發展。規劃指導思想中要體現與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相結合,與引進高新技術、提高經 濟增長質量相結合,與區域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環境保護和區域節能減排工作相結合。
a)與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相結合。應有選擇地對全國范圍內已完成生態工業園 區建設規劃的各類園區進行廣泛調研和比較研究,發現、辨識和提煉規劃區域獨特的區域比較優勢, 以及由此決定的核心競爭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提升和擴大這些核心競爭力的措施和途徑。
b)與引進高新技術、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相結合。應對園區現有主導產業的技術水平、發展趨勢 進行調研,在保障體系設計、入園項目選擇原則確定等規劃工作中把引進和開發高新技術作為園區產 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根本動力,實現生態工業鏈網中物質、能量和信息高效轉化和流動。
c)與區域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應與區域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充分結合,促進區內企業規?;?、科技化、高效益和低污染,逐步實現以主導產業為核心,不同產業之間以及與自然生態系統 之間的生態耦合和資源共享,物質、能量多級利用。
d)與環境保護和區域節能減排工作相結合。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圍繞區域節能減排目標,強化污染物總量控制,基于區域環境容量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布局,使園區產業布局、經濟發展規模和速度與區域環境承載力相適應。
3.2 基本原則
(1)與自然和諧共存原則
園區應與區域自然生態系統相結合,保持盡可能多的生態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園區對局地景觀 和水文背景、區域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
(2)生態效率原則
應通過園區各企業、企業生產單元的清潔生產和其之間的副產品交換,降低園區總的物耗、水耗 和能耗,盡可能降低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提高園區生態效率。
(3)生命周期原則
應加強原材料入園前以及產品、廢物出園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 環境影響。
(4)因地制宜原則
應突出園區自身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以及自然條件等特點。
(5)高科技、高效益原則
應采用現代化生物技術、生態技術、節能技術、節水技術、再循環技術和信息技術,采納國際上 先進的生產過程管理和環境管理標準。
(6)軟硬件并重原則
園區建設應突出關鍵工程項目,突出項目間工業生態鏈建設。同時必須建立和完善環境管理體 系、信息支持系統、優惠政策等軟件,使園區得到健康、持續發展。
(7)3R原則
應體現 “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3R)原則。
3.3 規劃范圍
應明確生態工業園區規劃核心區的準確邊界范圍,并根據生態工業園區與外界的物質流、能量流等方面的交換關系,提出規劃的擴展區和輻射區范圍。對于國家批復的各類開發區,核心區和擴展區均不得超過國家批準的邊界范圍。規劃范圍的確定應與原有的土地使用功能和用地規劃相一致。
3.4 規劃期限
應明確生態工業園區規劃的數據基準年,在基準年的基礎上,提出規劃近期目標和中遠期目標的 具體年限,通常近期年限為3~5年,中遠期年限為8~10年。
3.5 規劃依據
應對生態工業園區規劃和建設具有指導和支撐作用的各項政策、標準和規劃應作為規劃依據逐一 進行描述。主要的規劃依據包括:
a)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
b)國家和地方對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政策;
c)國家和地方有關園區的發展政策;
d)園區所在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綱要);
e)園區控制性規劃;
f)相關行業清潔生產標準;
g)相關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h)園區所在區域循環經濟規劃;
i)園區所在區域產業發展規劃;
j)園區所在區域環境保護規劃;
k)園區所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
l)園區所在區域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規劃;
m)其他。
3.6 規劃目標與指標
(1)規劃目標和指標體系 根據園區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提出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近期 (3~5年)和中遠期 (5~8年) 的目標和具體指標。 行業類生態工業園區規劃指標體系可參照HJ/T273的要求,指標應體現園區核心行業的特點。 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規劃指標體系可參照HJ/T274的要求。 靜脈產業類生態工業園區規劃指標體系可參照 HJ/T275的要求。 園區應根據自身特點增加指標類別,以體現園區的產業結構調整,環境質量改善,重點污染物、 污染源總量控制,人文特色等內容。 在定量指標的賦值過程中,可以采用趨勢外推法、情景分析法、類比分析法和綜合平衡法等方 法。
(2)指標可達性分析運用趨勢外推、情景分析等方法,根據園區發展趨勢,結合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中重點支撐項目的 引進和保障體系的建設,分析主要指標的可達性。
3.7 總體框架
按照產業循環體系、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控制體系及保障體系三部分對生態工業園區建設進行總體框架設計,提出生態工業園區總體發展思路,設計并描述生態工業園區總體生態工業鏈,繪制生態工業總體框架圖和園區總體生態工業鏈圖。 產業循環體系包括各主導 (核心)行業的產業共生和物質循環。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控制體系主要是大氣和水污染物的控制、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固體廢物的資源化利用和能源的多級利用。保障體系主要是為園區建設和發展提供組織、政策、技術、工具等保障措施。
4 園區主導行業生態工業發展規劃
4.1 行業類生態工業園區
a)分析園區核心行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潛力;
b)從行業發展、物質代謝與循環、污染控制等方面建立核心行業生態工業發展指標體系;
c)從產品設計、生產過程工藝改造、原料替代、物料循環使用、資源和能源使用等多個方面, 提出行業發展的清潔生產方案;
d)以核心行業為基礎,優化園區的能源與資源利用效率,根據行業自身的特點,構建行業生態 工業模式,重點提出核心行業發展方案,內容包括核心行業物質流分析、產品鏈設計、工業代謝關系 圖等。
4.2 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
a)根據園區特點,分析確定園區主導行業的數量和類型,綜合考慮此類園區中各主導行業的發 展前景;
b)對每個主導行業分別開展規劃,分析各主導行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潛力;
c)從行業發展、物質代謝與循環、污染控制等方面建立各主導行業生態工業發展指標體系;
d)從產品設計,生產過程工藝改造,原料替代,物料循環使用,資源和能源使用等多個方面, 提出各主導行業發展的清潔生產方案;
e)根據行業自身的特點,構建各主導行業自身生態工業發展模式,提出各主導行業發展方案, 內容包括行業物質流分析、產品鏈設計、工業代謝關系圖等;
f)分析發掘幾個主導行業之間的生態工業關系,構建園區內行業間的物質代謝循環模式,提高園區能源與資源的利用效率,優化園區的工業布局,提出園區行業共生網絡設計方案。
4.3 靜脈產業類生態工業園區
a)針對靜脈產業類生態工業園區的產業結構特點,根據園區內靜脈產業企業情況,分析園區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潛力,開展廢物資源可行性預測;
b)從靜脈產業發展、物質代謝與循環、污染控制、二次污染防治等方面建立靜脈產業生態工業發展指標體系;
c)根據靜脈產業的特點,從廢物資源化和再生加工為產品過程中資源能源減量,生產過程中產 生的廢物再利用以及再次資源化等方面,提出園區靜脈產業的減量、再利用和資源化措施;
d)重點關注靜脈產業中廢物轉化為再生資源及將再生資源加工為產品兩個過程,提出生態產業鏈的設計方案,包括靜脈產業物質流分析、產品鏈設計、工業代謝關系圖等;
e)提出靜脈產業發展方案,通過物質、能源的集約利用、梯級利用以及基礎設施和信息的共享, 實現區域廢物綜合利用的最大化和排放最少化,建立以各類廢物開展循環經濟為主要特征的新的經濟 增長機制。
5 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控制規劃
5.1 水循環利用和污染控制規劃
(1)評估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水質現狀 (水資源現狀、水環境現狀、工業廢水處理現狀、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現狀、污水集中處理現狀、重點污染源排放現狀),分析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水環境存在的問 題,評估園區對本身區域環境質量的改善及對所在水系下游地區的環境責任。
(2)水資源消耗和污水排放預測分析。
(3)規劃近期和中遠期水循環利用和污染控制目標和指標的制定。指標主要包括:單位工業增加 值新鮮水耗;單位工業增加值廢水排放量;單位工業增加值COD排放量;園區污水集中處理率;工 業廢水穩定達標排放率;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間接冷卻水循環利用率;區域中水回用率;再生水使 用量;再生水與新鮮水供水比例等。
(4)水循環利用和污染控制方案。包括水資源管理方案、水減量化方案 (工業節水方案、生活節 水方案)、水資源供應方案、水資源替代方案、廢水循環利用方案和重點污染源水污染控制方案等。
a)水資源管理方案:建立健全并貫徹落實水資源一體化的政策、法規與管理辦法,強化法制管理和科學管理,嚴格用水許可證制度、排水許可證制度、水資源利用監管制度,實行總量監督與監 測,污水處理廠企業化管理及運行機制等。
b)水減量化方案:通過推行企業清潔生產,降低單位產值 (產品)的耗水量;通過調整工業結構,淘汰或限制耗水量大、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業和產品;通過推行生活節水用具,提高公眾節水 意識,降低生活用水量。
c)水資源供應方案:設計多源供水方案,提出飲用水、工業用水、工業冷卻水、景觀用水、綠化用水、中水和生活雜用水等集成與共享的水資源梯階利用模式與方法。
d)水資源替代方案:通過中水回用以及海水的利用、雨水利用等模式,提出水資源的可行性替代方案。
e)廢水循環利用方案:提出將排放的廢水進行處理后用于某些水單元或將廢水直接用于某些水單元的廢水循環利用方案,以及水污染物的循環利用方案。根據地理范圍將廢水的循環利用分為廠域 和區域兩個層次。循環利用的同時,要注意二次污染的防治。
f)重點污染源水污染控制方案:針對水污染排放重點源,通過清潔生產審核,提高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技術水平,提出重點污染源水污染控制方案。
5.2 大氣污染控制和循環利用規劃
a)評估園區大氣環境質量狀況、環境演變歷程和趨勢、污染排放狀況等。分析園區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大氣環境問題。
b)根據園區社會經濟發展特點、環境空氣質量變化綜合分析,預測規劃近期和中遠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規劃近期和中遠期大氣污染控制和循環利用目標和指標的制定。指標主要包括:單位工業增 加值廢氣排放量,單位工業增加值SO2 排放量,單位工業增加值 NOx排放量,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量,大氣治理設施的有效運行率,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達標率,全年空氣環境質量達標天數等。
d)根據規劃近期和中遠期目標,提出相應的大氣污染控制戰略,包括工程措施、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和政策措施等。針對本地區大氣特征污染物,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針對廢氣排放重點源,提出工業廢氣污染控制和循環利用方案。針對靜脈產業類型的企業和項目,建立大氣污染源轉移和二次 污染防治方案。
5.3 固體廢物循環利用和污染控制規劃
(1)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等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分析。
(2)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等的產生量及排放量預測。
a)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預測,推薦采用產污系數法。
b)居民 (包括居民小區、農村、機關事業單位、醫院、餐飲服務業)固體廢物產生與排放量預測,采用現場調查、排污系數與類比分析法。
(3)規劃近期和中遠期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目標和指標的確定。指標主要包括:單位工業增加值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固體廢物回收 利用率,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率等。 (4)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等的減量和循環利用方案:
a)建立健全并貫徹落實固體廢物分類收集、減量化排放、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與處置的一體化管理體系和政策、法規,培育市場化運作模式和網絡。
b)調查分析園區固體廢物的來源和種類,通過推行清潔生產實現固體廢物的減量化。
c)建立固體廢物的集中收集、交換利用和資源化的模式與方法。分析園區固體廢物的種類與特點,結合園區的發展規劃提出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模式。
d)構筑企業內部、企業之間和整個園區廢物資源化利用的循環網絡。通過分析企業生產需求, 考慮工業企業特點,培育和建立園區廢物資源化利用的網絡體系。
e)針對靜脈產業類園區和行業類、綜合類園區中靜脈產業類型的企業和項目,建立防止污染源轉移和二次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方案。
(5)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等實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技術手段和項目:
a)建立固體廢物收集、資源化利用、管理與運行的市場化運行機制與模式及相應的政策法規。
b)居民區、機關事業、賓館及企業的廢物資源化利用工程。
c)不同行業固體廢物交換利用或有償使用項目。
d)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與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項目。
e)危險固體廢物的收集、儲運及無害化處理項目。
5.4 能源利用規劃
通過調查園區能源儲量、能源供應的來源和有效性,結合園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對優質能源的承擔 能力,制訂園區近期和中遠期的能源供應規劃,園區能量梯級利用與節能規劃,以及園區企業內部、 企業之間和園區與外部的能量交換規劃。
(1)能源消耗預測分析,對能量梯級利用與節能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
(2)規劃近期和中遠期能源利用目標和指標的制定。
(3)能量供給及供應網絡。 在考慮園區經濟承受力和能源供應的基礎上,制定包括電網優化、熱力網、天然氣網、加油站、 加氣站網絡的能源供應網絡優化規劃,以及供熱與熱電廠的熱電平衡規劃等。 規劃天然氣、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生物能等較清潔的能源的比例。 為減少運輸業對環境的影響,考慮采用清潔燃料作為運輸車輛的燃料,因地制宜地利用工業鍋爐 或改造中低壓凝汽機組為熱電聯產,向園區和社區供熱、供電,依照燃料能值的不同制訂園區不同種 類的化石燃料,如煤、天然氣、石油制品的利用規劃。
(4)提出能量梯級利用與節能方案:
a)制訂鼓勵使用清潔能源的政策;
b)推廣節能技術,充分利用園區的光熱資源,如節能汽車、節能建筑、太陽能取暖、太陽能熱水、日光溫室、保溫墻體材料使用、工業生產余壓回收利用、余熱回收利用等;
c)發展熱電聯產項目,平衡冷量、熱量和電量需求等;
d)發展清潔發電項目,如風能、太陽能、天然氣和清潔煤利用發電等;
e)優化區域能量供應的網絡,特別是電網、熱網、天然氣管網等的分布及能量供應平衡。
6 重點支撐項目及其投資與效益分析
6.1 重點支撐項目
(1)項目選擇條件
綜合考慮園區產業結構特點和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需求,確定入園項目應滿足的條件。
入園項目選擇的總體原則是符合國家和園區自身的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同時符合構建產業循環體系、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控制體系和保障體系的基本要求,針對園區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現狀與 未來的發展趨勢,引進具有支撐功能的項目。
(2)項目內容
結合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實際,分別篩選和提出產業循環體系、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控制體系以及保障體系的重點支撐項目,包括產業補鏈項目、基礎設施項目、服務管理項目等。項目內容注意要 滿足生態工業園區的總體設計理念和環境保護的具體要求。規劃文本中應將各專項規劃中有關重點工 程與投資方案內容進行匯總,并作為規劃的重點內容之一加以明確。 重點支撐項目的確定應包括:建設項目名稱、建設位置、主要工藝技術、實施期限、建設內容 (包括分年度建設內容)、實施主體等相關內容。要對項目內容、規模、作用和實施時間安排等做詳細 描述。參照園區建設重點項目清單和地方性工程預算文件對各建設項目的投資進行科學合理的估算。投 資方案要提出具體的投資數量和資金來源,并做出年度投資計劃表。
6.2 投資與效益分析
重點對園區發展生態工業的綜合效益進行分析評價,對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各項成本及收益進行初步的全面系統地核算,評估園區生態工業建設的成效。
(1)經濟效益分析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帶來的經濟效益:
a)物質減量、再用、循環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
b)污染減排帶來的間接經濟效益;
c)促進園區本身經濟總量穩定增長,同時帶動園區所在地區經濟增長;
d)經濟增長質量的改善,吸引投資的力度的加強。
(2)生態環境效益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帶來的生態環境效益:
a)園區及周邊地區水、大氣和土壤環境質量的改善;
b)降低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減少能源消耗;
c)改善生態質量,樹立生態景觀形象。
(3)社會效益分析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帶來的社會效益:
a)擴大社會就業,提高園區教、科、文、衛軟硬件水平
b)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居民生活質量的全面提高;
c)增強園區活力,提高園區綜合競爭能力。
7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保障措施
提出保障規劃實施和規劃目標實現的組織、政策、技術、管理和其他等各項措施,包括政策保障措施、組織機構建設、技術保障體系、環境管理工具、公眾參與、宣傳教育與交流以及能夠保障生態 工業園區建設順利開展的其他措施。
7.1 政策保障
a)制定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管理辦法和相關的實施細則。其內容要注意與園區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相銜接,如果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有不協調之處,需做及時調整。
b)通過國家和當地政府法律、法規的實施和執行來保障園區的發展。
c)各級政府及園區要制定相關扶持政策,保障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順利實施。政策應包括產業允許和限制政策、投資和融資政策、信貸和土地使用優先政策、稅收政策、財務補貼政策等。鼓勵和發展環保產業,扶持生態工業。對通過清潔生產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審核的企事業單位給予政策上的優惠。
7.2 組織機構建設
(1)行政管理機構及運行機制 建立生態工業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和實施小組,成員包括建設、規劃、環保、物價、財稅、招商、 計劃發展、國土等部門。根據不同園區的具體行政管理機構特點,分別采用政府主導、政企分管或企 業管理等管理模式,負責整個園區的生態工業建設和運行的管理與實施。
(2)領導干部目標考核 制定有關的規定,將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內容列入園區管委會或所在區域行政主管部門相關領導 干部的考核目標之中。
(3)人才引進和培養 通過制定各種人才政策,積極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在園區開展短期和長期的工作。在國內外有關 大學定向培養人才,在當地建立專業院校,進行專業培養和職工培訓。從而達到加速培養高層次專業 技術人才,培養高素質決策管理者,同時不斷提高現有技術干部的業務素質。
(4)專家咨詢機制 建立以國家、省、市有關領導和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相關方面專家組成的專家咨詢小組,負責對 園區的規劃、設計、建設、運行中的全局性、方向性、技術性問題提出咨詢意見和建議。
7.3技術保障體系
(1)信息交流技術體系
建設具有信息基礎設施、信息管理體系和信息交流平臺的數字園區,允許園區成員利用該系統進行數據的存儲、搜索和分析,充分發揮信息在園區的管理、企業間信息交流、技術支持、環境咨詢等作用。信息應網羅國際、國內、區域的經貿信息,生態工業政策和技術信息,資源深加工和綜合利用信息,環保技術信息,新材料、新工藝信息,節能、節水、降耗信息,公眾參與信息等。建立和完善 廢物交換信息平臺,以滿足不同企業間廢物交換利用的信息需要。 (2)生態工業技術研發 建立與加強國內外科研機構聯系,建立起跨地區的松散型科研聯合體;依托國內科研機構,大力 推進產學研結合,組織實施園區的科研項目。積極引進國內外各種有利于生態工業建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建立和完善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立有效的技術激勵和擴散機制,促進科技 成果轉變和生態產業的發展。探索、試驗、扶持區域物料、能源、水資源、環境容量聯合調度利用技 術和措施。
(3)生態設計 試行或推行產品的生態設計和生命周期評價制度,提升產品生產過程和使用過程的環境友好性。 (4)生態工業孵化器 根據園區特點,建立園區生態工業孵化器,為項目進行工業生態性評估、與現有的企業相容性評 估,為園區企業的工業生態改造、構筑工業生態鏈條、維持工業生態系統健康運轉提供技術支持,有針對性地提出園區補鏈企業需求,擔負將企業和園區建設成為生態工業系統的任務。
(5)生態工業園區穩定運行風險應急預案 評估園區物質、能量循環代謝的關鍵節點,分析其出現問題對生態工業園區運行可能產生的影 響,制定相應的規避方案和風險發生的應急措施,以保證園區某一節點出現問題后,仍能夠維持正常 運轉。
(6)園區環境風險應急預案 評估園區重點風險源,分析其環境安全隱患和可能出現的風險事故,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方案和風險發生的應急措施。
7.4 環境管理工具
在園區企業間推行廢物生命周期管理、環境管理體系、清潔生產審核、生命周期評價和環境標志 等環境管理手段。 7.5 公眾參與
建立公眾參與機制,制定公眾參與的鼓勵政策,形成公眾參與的制度。建立園區的監督體系,強化社會監督機制,增強輿論監督能力,實現信息的雙向交流。
7.6 宣傳教育與交流
通過對生態工業園區的宣傳、產品推介、合作規劃等方式,大力開展國際環境科技和生態工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借鑒國際經驗提高園區建設發展水平,提高園區的國際知名度。加強宣傳教育,提 高公眾生態工業意識。宣傳教育分高級決策層、中級技術管理層、大眾和社區三個層次。
7.7 其他保障措施
根據生態工業園區實際情況,建立其他能夠保障生態工業園區建設順利開展的政策、經濟、技術等措施。